首页 > 杏彩体育注册网址

民族民间工艺乘上“产业动车”

发布时间:2024-06-28 06:49:34 作者:杏彩体育注册网址

  多彩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产业逐渐吸引全球业界关注,赛会国际化程度慢慢的升高,来自各大洲的工艺大师、设计师相聚贵州,同台竞技,互学互鉴,一同推动世界民族民间工艺品繁荣发展。

  多彩贵州民族民间文化遗存丰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构成的特色传统技艺品种繁多,原生态保存完好,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是生态文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更是打造多彩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产业弥足珍贵的先天优势。

  为推进全省民族民间工艺品的保护、传承及科学合理的产业化开发,促进文化产业优化升级,省委、省政府今年将连续成功举办9年的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升格为“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首届“民博会”将于9月24日至28日在贵安新区举行。

  作为传承一方文化、拉动一方经济、保护一方环境、造就一方人才、致富一方百姓的重要载体,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产业无疑是贵州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实现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之一。

  惠及千家万户的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产业,在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征途上乘势崛起,奏响多彩贵州的美丽音符。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俗,造就多彩贵州灿烂独特的地域文化,一脉相承的古老手工技艺令人惊叹。总揽贵州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品,种类非常之多,特色独具,黔东南刺绣银饰、毕节大方漆器、安顺蜡染、铜仁玉屏箫笛、黔西南石雕、遵义藤艺、黔南牙舟陶、六盘水农民画以及贵阳的现代手工技艺,可谓数之不尽。

  据统计,丰富多彩的贵州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品种类多达12个大类,产品数量巨大。涵盖民族服装类、刺绣类、织造(织锦)类、印染类、银饰(金属工艺)类、工艺雕塑(雕刻)类、编织(编结)类、陶瓷类、漆艺类、剪刻绘印类、其他工艺类以及现代创新工艺产品等。

  围绕贵州民族民间瑰宝的保护传承、科学开发,从2006年开始连续举办的“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在产业体系调整、创业带动就业、增加百姓收入等方面成效显著,贵州民族民间手工艺品、文化产品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延伸、国际化发展的萌芽初起。

  然而,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道路不可能一蹴而就。贵州民族民间手工艺品文化产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既需要信心和决心,更需要有力的“载体”和“抓手”鼓励创新、壮大规模、培育品牌、开拓市场。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代表性传承人,三都自治县的韦桃花苦于创意设计、市场销售等要素的缺乏,她的企业多年来发展缓慢,难以比肩省外同等层面的工艺大师。实际上,贵州国家级“非遗”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吴水根、平塘牙舟陶器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禄麒等一大批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同样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如何让遍布全省各地的能工巧匠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力量源泉,贵州根据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力求通过政策扶持对工艺大师、“贵州名匠”、“贵州名创”创业起步时“拉一把”,发展路上“扶一程”,培育创业创新生力军,支撑产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

  目前,我省正加快完善落实产业扶持政策,从大师名匠的培养、研发设计、企业培育、资金支持、贷款贴息、服务平台、场地提供、优惠政策集成等若干方面,量身定制产业化发展的扶持措施,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形成一套推动产业化的政策扶持“组合拳”。

  推进文化与产业深层次地融合,是贵州结合自己实际,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新兴支柱产业的务实之举。

  为优化布局、强大平台、催生更多更优的市场主体,省委、省政府调集各方资源推出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加快全省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产业化步伐。

  省经信委副主任、“民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杨静介绍,结合《“十三五”贵州省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编制,我省明确了产业高质量发展定位、目标、方向,积极制定有关政策措施,以现有企业和重点项目为抓手,培育市场主体,创新产品设计,强化配套协作,搭建平台推进产业发展。

  以“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一个文化产业创意园、一个人才教育培训高地、四大平台”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正蓄势待发,推动我省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加快产业化进程。

  其实,梳理近年来我省产业的发展轨迹,显而易见完善产业链持续发力,从产业的前端到末端,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各种要素加速聚集。

  今年8月,杨静与省内企业家、工艺美术大师一行20余人组成考察团,赴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浙江省义乌市,调研这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独领风骚、大步前进的“密码”。

  每天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供货商从义乌发货,发货量之巨令人咋舌,义乌强大的销售经营渠道和网络带动了全球小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浙江省和义乌市的支持下,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将设立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展示销售窗口,同时上线“义乌购”网络站点平台,线上线下同时运行,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企业入驻展示销售窗口。同时,义乌市将组织经销商组成“义乌采买团”,参加贵州国际“民博会”寻求全面合作。

  为了聚集产业平台,挖掘贵州民族文化内涵,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科技、服务、旅游产业的聚集发展,我省正积极推动“中国贵安文化产业城暨中国工艺美术体验城”项目实施建设。

  为了组织民族民间工艺品、旅游商品企业组织线上销售,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品电子商务平台架构已完成,“民博会”前夕开通运行。

  为了增进与国际国内的交流合作,本届“民博会”将举办“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产业合作交流会”,邀请国际民间组织(IOV)、部分省区工艺美术协会等行业前沿机构、企业与省内企业展开对接交流。

  为了完善销售网络,我省将在10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布局专销店、专销区,在全省旅游景区、景点、机场、高铁站、火车站等建销售平台,在大中城市开设销售一条街等工作全面铺开。同时,通过大数据手段,利用贵州商务云、淘宝贵州馆、京东贵州馆、东家手机商务网等渠道在全世界内进行营销。

  为了提升社会效益与影响力,贵州旅游商品协会在经信委、省中小企业局的支持下,组织贵州优秀民族民间工艺品通过深圳文博会、广东包装博览会、成都糖业烟酒会、全国书博会等渠道广泛推介和开拓市场。

  政策扶持和平台搭建,均是为促进产品走出去、企业上规模,产业上档次。只有打开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让订单倒逼产品创意设计和品牌质量,让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更加体现时代特征,顺应市场需求,从而促进产业良性循环。

  “只要动脑筋,遍地是黄金”。生态环境优良、生物资源多样、民族文化多元的贵州后发优势十分明显,只要整合资源、提升创意、创新发展,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产业就会成为“黄金产业”,“文化金山”就会换来真金白银。

  多彩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产业逐渐吸引全球业界关注,赛会国际化程度慢慢的升高,来自各大洲的工艺大师、设计师相聚贵州,同台竞技,互学互鉴,一同推动世界民族民间工艺品繁荣发展。

  贵州国际“民博会”,承载的不仅是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希望,更是世界民族民间工艺品共同繁荣的未来。

  高规格升级举办的“民博会”,国际化程度逐步提升,来自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手工艺人将各显风采,同场竞技,交流互动,包括木雕、手工蕾丝、锡器制作、手工毛粘制品、手工羊毛编织制品、手绘彩蛋、拉利被、传统木偶等22个类别的外国手工艺品绽放异彩,以及享有盛誉的西班牙美食、西班牙民俗音乐舞蹈弗拉明戈,为观众带来观、品、购的异域体验。

  同时,四川、深圳、江苏、浙江等省(市)工艺美术协会和浙江新光控股集团、北京京华艺彩文化有限公司、梅红绣庄、长沙湘女湘绣有限公司等15个省(市)、26家企业和一批国家(省)工艺美术大师将共襄盛会,景泰蓝、漆雕、龙泉青瓷、龙泉宝剑、石雕、文房四宝、玉雕、四大名绣等中国工艺精品让人大饱眼福。

  在贵安平寨“六月六旅游文化街”举行的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贵州“锦绣计划展”、民族民间工艺文化品暨旅游商品展,一系列贵州传承瑰宝也将精彩亮相。

  薪火相传,创新无限。“民博会”开幕式上,将对全省“民族民间工艺品设计大赛”、“能工巧匠选拔大赛”、“妇女特色手工技能大赛”、“书画大赛”获奖者颁奖。大赛评审坚持高端与大众相结合,传统与创新并重,一批艺术价值高的精品、艺术品、收藏品巧夺天工,一批顺应市场需求的大众商品时尚精致;一批具有传统技艺的老艺人名匠再创佳作,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艺人名匠脱颖而出。

  “民博会”是面向世界的大型国际专业平台,厚积薄发的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正在编制的《“十三五”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将重点围绕出台系列政策措施、设立专项发展资金、打造销售网络窗口,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推出一批重点品牌,把独具文化特色的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全省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带动就业人员100万人以上。

  蓝图绘就,重在行动,贵在实效。我省将重点扶持优强企业,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带动性和竞争力的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鼓励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民族民间工艺品大师和村镇建立“企业+大师+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合并和股权、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实施重组整合,着力培育一批销售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力争培育1至2户上市企业;发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横向延伸和纵向配套,形成若干个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为引领、民族民间工艺品大师为支撑、千家万户参与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