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军裤 一条行军袋 主力飞翔员的半个多世纪
它们的主人,叫吴其轺,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优异飞翔员,他参加“飞虎队”。抗战期间,他在中国空军中美混合联队中累计飞翔了800多小时,他驾驭的战斗机一共被日军击落过3次,击落过5架日机,4次飞越逝世之线岁的吴其轺逝世。
这条军裤做工极好,用的原料是马裤呢,很扎实。看它第一眼的时分,我乃至觉得那是全新的。在口袋内侧还印有吴其轺执役时的编号,看得出来主人对它非常珍惜。不过细心区分仍是能够正常的看到裤子外表有些细微反光,膝盖上也有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破洞,应该是年月留下的痕迹,很难幻想这是一条70多年前出产的裤子。
吴其轺的儿子吴缘说,这条军裤是1944年部队发给他父亲的正装,平常不怎么穿,只要在美军沙龙搞活动,或许到会一些正式场合时才会穿。
吴其轺身高1米80,其时在飞翔员中算是大个,穿戴戎衣站在美军战士周围一点都不比他们差。而他最终一次穿这条裤子是在1945年的10月10日,那时日军现已屈服。
之后吴其轺在3000多名空勤人员中以第一名的身份进入美国西点军校航空分校留学,这条军裤便被保存在北京的大姐吴贞宜家里。
比较9成新的军裤,这条行军袋就要残缺多了,看出来它本来的色彩要比现在深得多。
袋身上的几个大洞也显现了它的崎岖阅历。从抗战时代到吴其轺逝世的半个多世纪里,这条袋子就一向跟在吴老身边。在军队里,这条袋子首要用来装棉被和军毯,把被子折好放进袋子里,用锁一扣就能背起走人。后来吴其轺尽管离开了部队,但他的随身衣物仍是军服,所以新中国建立后袋子功用根本没变。直到最终,吴其轺老了,才开端用它装一些其他物品。现在,旧日那位“飞虎队”的英豪早已逝世多年,这条行军袋尽管残缺却保留了下来,被家人视为瑰宝。
一条军裤、一条行军袋、一叠用英文书写的使命简报和信件,以及一本吴其轺检阅的《飞翔原理说话》,这是我在吴其轺家找到关于抗战的悉数古玩。
因为抗战时吴其轺常常随部队转战,许多随身物品都寄放在各地的亲朋家中,其间部分都得以存下来。2008年时,吴老把大部分物品捐给了国家。
吴其轺的父亲是马来西亚华裔,抗战时期家里的10个兄弟姐妹全都回国援助抗战,其间有三人在战地医院当医师,两人直接上了战场。关于抗日英豪吴其轺和他的家庭,本报之前做过具体的报导,在网上也能找到许多材料,有爱好的读者能够上网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