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视角】二十年前的春节才叫过年“反向春运”新风尚
原标题:【地理视角】二十年前的春节才叫过年......“反向春运”新风尚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各地区之间进行的短暂的或长期的、重复的或非重复的地理位置变迁运动,是“人口不改变户籍所在地,在离开后还会经常性地返回户籍所在地的现象”。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流动人口规模逐步扩大,呈现出空前的规模性与跨时空性。
众所周知,我国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顶级规模的周期性人口大迁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较为典型的现象。还有不到十天就是春节了,节前春运接近高峰。与往常一样的是,那些在一二线城市打拼的游子,挤上了回家的春运列车回到家乡。但这些年与过去不同的是,春运大潮中的逆行身影越来越常见,人们从老家向着大城市、向着子女工作的地方“反向”前行。
反向春运则是我国近些年来兴起的春节期间交通运输的新趋势,主要指老人和孩子提前到老人子女工作地过年,是“年前从乡到城、从小城镇到大城市方向的新型春运”。相对于春节前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去往各地的车票一票难求的情况,这一时间段反方向从中小城市前往大城市过年的车票供大于求。
数据显示,今年的反向春运趋势尤其明显,更多的老人和孩子来到了北上广深等中心城市过年,不少航空公司也在调整票价鼓励反向春运,有些早班折扣机票价格甚至比高铁票还便宜。反向春运既能节约旅程开支,又能够让人们拿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慢慢的变成了不少80后、90后陪父母亲过年的新方式。
可见,返乡已不再是春节的唯一选择。一家人在哪里,团圆就在哪里。无论是酸甜还是香辣,家人在一起,吃什么都是团圆的味道。
“家”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阖家团圆是春节永恒的主题,春节团聚成为人类回家的一种动力。正是如此,中国人才会在短短的春运期间,克服种种困难,不远千里回老家过年。因此,无论是传统的春运还是“反向春运”,“家”“团圆”等中华民间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素,都是人口流动的强大推拉力,然而“反向春运”的出现,也和我国人口现状紧密相连。
老龄化程度加深。随着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慢慢的出现。由于深受民间传统文化的熏陶,家中的长辈更看重春节团聚。尤其是在“春运”返乡潮导致子女出行不便的情况下,“反向春运”得以出现。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生育政策的影响。人们生育的观念发生明显的变化,家庭的子女数量减少,改变了以往因子女多而形成以二老(父母)为中心的家庭结构,并逐渐向独生子女家庭过渡。如今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往往出于体谅子女奔波之苦、感受子女生活工作的环境及体验城市生活等目的,选择以“反向春运”的出行方式去子女所在的城市中度过春节,为“反向春运”现象的诞生创造了意愿动机。
农村隔代家庭的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增加,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形成“隔代家庭”。外出务工人员与家中父母和孩子一年四季难以见面,加上春节的节庆文化本身就具有的团圆意味,为“反向春运”的产生增添现实动力。
减轻春运期间的交通压力。春节期间,由于人们集中返乡过年和返城务工,导致短时间之内某些方向的人流量大增,交通不堪重负。如遇恶劣天气等情况,出行的人们更是苦不堪言。“反向春运”的出现,有利于平衡运力和运量,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减轻春运期间的交通压力。
为城市留住劳动力,避免“空城”现象出现。务工人员较多的大城市,一到春节往往“人去楼空”,街上行人和车流量明显比平日少了很多。同时,因为大量务工人员回家过年,城市许多行业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较集中的服务行业劳动力稀缺,这给城市管理、服务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出现垃圾无人收,快递无人送等现象,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反向春运”的岀现,给春节期间的城市留住了部分劳动力和“人气”,为城市增添了活力。
带动了旅游和消费市场。 对于农村地区的进城务工人员来说,返乡过年花费在路上的时间一般较长。由于票源紧张,不少人大年初三就陆续踏上了回城的路。加之假期较短,用于春节活动的时间很有限。在很多农村地区,过年除家人团聚外,还有拜年、祭祖、访友等系列活动,但由于假期短,返乡人员参与这些活动的机会也大幅度减少。“反向春运”的出现,不但可以让人们避开拥堵的交通,也使他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和家人团聚,参加更多的节日活动。农村的父母、子女来到城里过年,虽然少了农村特有的春节活动,但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旅游、购物、体育、文化等活动,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带动了春节消费市场。
“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把父母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的现象。近几年,我国反向春运客流,正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长。为改变以往铁路、公路、飞机返乡线路人满为患、拥挤不堪,离乡线路客源寥寥、冷冷清清的情况,国家有关部门首次将“反向春运”列入春运工作指导意见,并要求铁路推行回空方向列车票价优惠措施,保障运力资源不浪费。据此完成1~4题。
8.春运大潮逆行的身影慢慢的变多,只要能团圆奔波就不是负担——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